[BOB官方体育办发〔2021〕87号]BOB官方体育举办九江市2021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暨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等电教活动通知
发布时间:2021-05-17 16:45 来源:本网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1-05-17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1-211520
- 责任部门: 市教育局
BOB官方体育举办九江市2021年度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暨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等电教活动通知
?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中小学、幼儿园:
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BOB官方体育举办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的通知》(赣教技字〔2021〕1号)和《BOB官方体育举办江西省第十一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赣教技字〔2021〕2号)和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下发的系列电教活动通知精神,我市将举办2021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创建、“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等系列电教活动。现将各项电教活动的组织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学校认真做好活动的组织落实和宣传推广工作。
市级各类电教活动由九江市教育局举办,九江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各县区电教装备职能部门负责组织辖区内学校参加活动。
附件:1. 九江市2021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方案
2. 九江市2021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方案
3. 九江市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方案
4. 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BOB官方体育举办2021年智慧作业资源应用优秀教学课例展示交流活动的通知》
(此通知附件请在BOB官方体育/和九江教育信息网http://www.jje.cn/portal-jj/下载)
?
?
九江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1年5月14日
附件1:
九江市2021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方案
?
一、项目设置
(一)常规作品:包括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例类、教育技术论文。
(二)系列学科课程资源。
(三)智慧作业微课资源。
二、活动对象
(一)常规作品: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各级教育部门教育技术工作者。
(二)系列学科课程资源:全市普通中小学校教师。
(三)智慧作业微课资源:全市普通中小学校教师。
三、活动作品报送
通过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活动栏目(http://act.jxeduyun.com)“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报送。
四、作品相关要求
(一)常规作品
1.课件:是指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过程、方法与评价进行设计、制作完成的应用软件。能够有效支持教与学,高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各类教学软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评价软件、仿真实验软件等均可报送。
作品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含幼儿园)进行评比。
Ⅰ.作品要求:①教材选用范围:以现行使用的教材及相关的教学内容为主,学科不限。②课件应包括标题、章节、目录、内容、使用范围、作者信息和参阅的原始资料。③课件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如相关字体、白板软件等。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使用常用文件格式。建议同时报送软件运行录屏解说文件。作品含多个文件的以压缩包格式上传。作品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
Ⅱ.其他材料:①作品使用说明书。②教学设计方案(注明作品选用的教材版本、学科、年级、册别和章节)。③作品创作说明(PPT格式):包含作者简介、创作思路、素材选用、技术应用。④非PPT格式作品如有源文件须报送源文件。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例类
(1)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技能操作和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视频教学资源。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讲授者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方式,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批注和讲解的视频。
作品按中学组、小学组和幼儿园组分学科进行评比。
Ⅰ.学科要求
幼儿园:不限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Ⅱ.作品要求
①教材选用范围:依据现行的学科课程标准和相应的中小学、幼儿园教材选取活动的教学内容。
②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须同时提供微课视频、教案、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③视频技术要求见附表1。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的课堂教学案例。把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如:翻转课堂、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教学方式,一对一学习、移动终端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意创作教学等。
作品按中学组、小学组和幼儿园组分学科进行评比。
Ⅰ.学科要求
幼儿园:不限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Ⅱ.作品要求
①基本材料要求:须提交课堂实录、教案、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
②教材选用范围:依据现行的学科课程标准和相应的中小学、幼儿园教材选取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
③视频技术要求见附表1。
(3)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是指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组织与实施教学的工具和学生学习与认知的工具,融于教与学的过程,且教学成效明显的教学活动案例。
作品按中学组、小学组(含幼儿园)进行评比。
要求:须提交案例介绍文档、教学活动录像、教案、课程资源等。
案例介绍文档可包括:教学环境设施与课程建设、教学应用情况、教学效果、教学成果、获奖情况、推广情况等。
教学活动录像:反映创新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案例特点,提供合适的教学活动录像,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单节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围绕一个教学专题的多节课课堂教学片段剪辑而成的专题介绍视频。视频编辑到一个文件中,格式为MP4,大小不超过1GB,时间总计不超过50分钟。
3.教育技术论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围绕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研究与论述,包括对现代教育技术本身的研究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作品分中学组和小学组(含幼儿园)进行评比。
Ⅰ.论文选题范围
①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研究。
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③STEM、创客及场馆学习的应用模式、效果及发展趋势研究。
④借助人工智能、AR/VR/MR、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创新教与学方式以及促进教育评价转型等研究。
⑤基于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开发、应用、共享与服务,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研、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⑥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等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及其应用研究。
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⑧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提升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等教育领域关键问题和难题的研究。
⑨教育信息化与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⑩其他
Ⅱ.论文要求:①立论正确,材料可靠,以事实为依据,正确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论证精辟、切实、具有新意。②文字力求准确、简洁、流畅、明了,层次清楚,逻辑性较强。③论文必须包含以下内容(按顺序):题目、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文中引等。④论文正文一律使用4号宋体。不要在论文里写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等联系方式。
注:以上课件、微课、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项目的作品将择优推荐报送“第二十五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
(二)系列学科课程资源
1.资源征集类型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现行使用教材版本的试卷。教师在上传试卷时如发现系统内教材目录缺失或不完整,须向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提供完整的章节目录(电子稿),待完善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材目录后再行上传。
2.资源征集学科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
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
3.资源征集要求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所提供的试卷必须是某一学科中某一册教材的某一单元(或章节)和学期末的试卷。上传的每套试卷必须附文字解析(含答案)和完整的视频解析。
4.资源技术要求
试卷及文字解析必须是word格式,字体统一用四号宋体。
视频解析要求:①教师必须出头像以及在课件中出现教师简介,在录制的过程中确保摄像头的画面构图合理,曝光准确,背景干净整洁,摄像头的位置与教师双眼齐平较好,摄像头画面中教师头顶位置在摄像头画面中5/6位置处为宜。②请外接耳麦进行拾取录制声音以保证音频效果。③时间以讲完一道题目为准,一般在5分钟以内。④输出影片为1920*1080分辨率,格式mp4格式,在软件渲染影片时请将比特率设置为5Mbps,声音音画同步,饱满清晰无杂音,音量大小适当,保持与bilibili等视频网站纪录片音量大小相当。
(三)智慧作业微课资源
依托“赣教云智慧作业微课征集平台”发布作业习题、课件模板、教程。教师根据“赣教云智慧作业微课征集平台”发布的作业进行预约,按照下发的课件模板、教程使用录屏软件(camtasia、剪辑师或其他录屏软件)录制出符合要求的微课。教师上传作品时,按照平台操作界面上传符合要求的微课、解析、举一反三等内容。
习题教学视频要求:①教师必须出头像以及在课件中出现教师简介,在录制的过程中确保摄像头的画面构图合理,曝光准确,背景干净整洁,摄像头的位置与教师双眼齐平较好,摄像头画面中教师头顶位置在摄像头画面中5/6位置处为宜。②请外接耳麦进行拾取录制声音以保证音频效果。③时间以讲完一道题目为准,时长不限。④输出影片为1920*1080分辨率,格式mp4格式,在软件渲染影片时请将比特率设置为5Mbps。声音音画同步,饱满清晰无杂音,音量大小适当,保持与bilibili等视频网站纪录片音量大小相当。
五、作品资格审定
(一)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二)未在其他省级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或发表)的原创作品。
(三)存在弄虚作假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四)未按要求报送作品的,取消参评资格。
(五)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作者承担。
六、评比办法
(一)常规作品
初评:各地各学校应积极组织老师通过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传作品,并对老师网上上报的作品进行评审,在此基础上推荐作品送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进行市级评审。
市级评审: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各地、各学校推荐作品进行评审,按活动要求确定市级奖项,并推荐到省参评。
(二)系列学科课程资源
学校直接在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活动版块上传参评作品,由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组织江西省电化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学科专家分学段、分学科进行评审,经审查委员会办公室确认录用后,供全省中小学教师免费共享使用。
(三)智慧作业微课资源
由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采取使用评价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审。
七、其它相关要求
(一)常规作品
1.参赛作者、选送作品数量及评审费用
①课件、电教论文作者限报2人,其他作品作者限报1人。同一作者同一项目限报1件作品。每件作品指导教师限报1人,其中电教论文不设指导教师奖。请各参赛教师及时完善江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账号的个人信息,参赛教师和指导教师证书姓名以平台上显示的姓名为准,如有差错,责任自负。
②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推荐参加市级评审作品数量:课件、微课、论文按照上传数的10%推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例各学科按照上传数的80%推荐,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不限数量。
③本次活动常规作品市级评审不收评审费,经市级评审后拟推荐省参评的作品,由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收取省级评审费,具体标准参见《BOB官方体育调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收费标准的通知》(赣技教字〔2021〕10号),微课每节80元、论文每篇100元、课件每件120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例和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课例每节160元。届时将通知拟推荐至省参评的学校将评审费交至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财务室代收。
2.上报要求
①所有参赛作品均须通过活动平台报送,上报的同时即通过网络活动平台进行公示。作品网上上传截止日为6月15日24:00。
②由于课例类作品采取网络报送方式,上传数据量较大,除微课外其他所有课例类作品将采用分设区市分时段上报(具体安排详见网络活动平台)。
③参赛教师按要求填写常规作品推荐登记表(见附表2),并将常规作品推荐登记表和参赛作品打包于6月15日前上报到所在县(市、区)电教装备职能部门,市直学校汇总后直接报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
④县(市、区)电教装备职能部门须于6月20日前通过网络活动平台完成本辖区参评作品的审核和推荐,并将常规作品推荐名单(见附表3,附电子文档)报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
(二)系列学科课程资源
系列学科课程资源的征集工作以个人为单位申报,每套试卷分学科、分教材版本、分学段、分册别、分单元(或章节)进行。每位教师限报3套,每套试卷的作者限报3人,指导教师限报1人(指导教师不能是作者)。
所有作品均通过网络活动平台申报,作品申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试卷预约时间6月1日开始;第二阶段:试卷及文字解析上报时间6月2日—6月20日;第三阶段:视频解析上报时间7月30日—8月10日。
(三)智慧作业微课资源
1.2020年秋季和2021年春季被“赣教云智慧作业征集平台”录用的微课自动纳入本次活动评审范围,教师申报习题数量默认为2020年秋季和2021年春季共录用的有效微课数。
2.教师申报的学科需要在“赣教云智慧作业征集平台”录用微课基础上,指定相应的学段学科,最优微课及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范畴仅限智慧作业审核专家,具体详情在“赣教云智慧作业征集平台”上另行通知。
八、奖项设置
1.常规作品奖项设置
①为激励更多的学:徒淌Σ斡氡净疃,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将根据各地和各校在江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组织教师上传作品情况确定市级等级奖名额,组织人员对推荐到市级参评的作品进行评审,视作品质量给予市级等级奖。所有获得市级等级奖的教师和指导教师将由市教育局颁发电子证书。
②经市级评审后,按省里确定的名额择优推荐至省参评,省级设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数占送省作品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0%、20%、30%,由省教育厅为获奖教师和指导教师颁发证书。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可根据各项目参赛作品质量和数量情况,决定奖项是否空缺。
2.系列学科课程资源奖项设置
直接参与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组织的评审,被录用的系列学科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单位颁发录用证书。在录用资源的基础上分学段、分类型设立一、二、三等奖,设奖比例分别为10%、20%、30%,由省教育厅为获奖教师和指导教师颁发证书。
3.智慧作业微课资源奖项设置
直接参与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组织的评审,被录用的智慧作业微课资源为教师颁发录用证书,录用的教师可视同举行一次省级公开课。在录用的基础上分学科、分年级设立一、二、三等奖,设奖比例分别为10%、20%、30%,由省教育厅为获奖教师颁发证书。
第一阶段获奖结果当年公布,第二阶段获奖结果次年公布。
活动联系人:九江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 郭克力
联系电话:8576108QQ:244625044
地址:九江市南湖新村王家坳电教大楼三楼(原市电教馆)
?
附表:1. 课例类作品视频技术要求
2. 常规作品推荐登记表
3. 常规作品推荐名单
?
?附表1
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
课例类作品视频技术要求
?
1.课例必须是完整的一个标准课时的课。小学40分钟、初中45分钟、高中45分钟、幼儿园20分钟左右。
2.课例拍摄须采用专用摄像设备,建议采用双机位或多机位的方式进行录制。在教学中师生使用的电子设备(如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电视、移动终端、师生的教学用电脑、AR/VR设备等)上的图像信号需单独采集或录制。用摄像机附带麦克风或专用麦克风采集声音。
3.教学视频要保证图像清晰,能够清楚地呈现师生活动和交互产品画面;画面无抖动、无倾斜、无变形;白平衡准确,曝光适当;声音清楚无杂音。
4.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拍摄。录制完成后,要对上课录像和交互产品图像进行编辑,恰当展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教学内容。
5.拍摄完成后,对多个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内容及交互式电子设备采集到的内容进行编辑合成,将多路信号编辑到一个视频文件中。
6.微课视频拍摄设备不限(如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均可)。使用录屏软件录制作品时,不需要教师头像,建议采用PPT讲解+批注的方式。视频时间为5—10分钟。
7.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
8.视频分辨率在720*576 或以上,码流为0.5-1Mbps,格式为MP4,文件大小不超过1GB。微课视频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
附表2
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
常规作品推荐登记表
活动组织单位(盖章)
作品名称 | 作品编号 | BOB官方体育:? | ||||||||
组??? 别 |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 |||||||||
项目名称 | ?□课件???????? □微课???????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例? | |||||||||
教材版本 | 学科 | |||||||||
年??? 级 | 册别 | |||||||||
作者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单??? 位 | 联系电话 | ||||||
联系地址 | 邮政编码 | |||||||||
指导教师姓名 | 指导教师单位 | |||||||||
作者照片 (2寸彩色免冠) ? | 姓名: | 作者照片 (2寸彩色免冠) ? | 姓名: | |||||||
我(们)在此确认上述作品为我(们)未在其他省级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发表)的原创性作品,不涉及他人的专利权或著作权。
我(们)同意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将我(们)的作品编辑、加工后制作成活动相关指导学习材料(光盘)或发布至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供广大中小学教师交流学习。
????? 作者签名:
????????????????? (学校盖章)
?????????????????????????????????????? ?????年 ???月??? 日
附表3
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常规作品推荐名单
?
设区市 | 县、区(市) | 作品编号 | 组别 | 项目 | 学科 | 作品名称 | 作者姓名 | 作者单位 | 指导教师姓名 | 指导教师单位 |
附注:1.必须使用Excel制表;2.市直学校在“县、区(市)”栏目中填写 “市直”; 3.作品编号指作者上传作品至活动网络平台时所产生的编号。
?
本届“活动”推荐常规作品的学校数:???? 所;
本届“活动”推荐常规作品的教师数:???? 人。
?
?
(设区市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2:
九江市2021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方案
?
一、总体目标
本次活动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为主题,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空间在课程资源建设、师生教学互动和学科网络研修中的作用。通过名师网络工作室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有效模式,引领和推动空间的规模化、常态化和深度化应用。
二、活动对象
本次活动包括: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和名师网络工作室两个项目。
①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参赛对象: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注册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研人员等。省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省市骨干教师以及55岁以下的学科教师均需报名参加活动。鼓励往年省、市级获奖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继续报名参加活动,持续深化空间建设和应用。
②名师网络工作室参赛对象:参与此次优秀名师网络工作室评选的工作室特指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创建,且工作室主持人必须由江西省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含信息化教学应用)带头人、骨干教师或省级以上“名校长”等人员担任。每个名师网络工作室由1名主持人、5-8名核心成员,以及15名以上网络学员(30%名额须面向农村教师,高中学段教师除外)构成。
三、活动时间
文件下发之日起至2021年12月底。
四、组织实施
(一)活动报名
通过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活动栏目(http://act.jxeduyun.com)“2021年度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报送,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要组织本辖区、本校教师、教研人员于2021年7月31日前,进入活动专区报名,按要求填报信息参加本次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填报内容样式见附表1、2)。填报内容包括教师基本信息和创建成效说明,所填说明内容在省级评审验收前均可修改。
(二)建设应用
2021年9月30日前,参加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的教师和教研人员根据活动的相关要求进行空间建设和应用,具体要求见评价指标(见附表3、4、5、6)。
空间建设期间,各县(市、区)教育局应组织开展本辖区教师、教研员空间建设与应用培训,做好交流与推广。
(三)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初选推荐
10月15日前,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组织初。凑辗峙涿睿奖7)完成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和名师网络工作室初选。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将《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初选推荐结果汇总表》(见附表8)和《名师网络工作室初选推荐结果汇总表》(见附表9)盖章后扫描电子稿报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各县(市、区)还需通过活动平台向市级推荐。
(四)空间展示
11月1日至30日,省教育厅将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各地初选推荐的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和名师网络工作室进行分类展示,以供全省学习交流,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所有用户均可参与空间点评。教师可在此期间对推荐的空间进一步修改、丰富和优化资源空间。
(五)活动奖励
10月30日前,市教育局将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推荐的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和名师网络工作室进行市级评。又腥范ㄓ判憬淌ν缪翱占浜兔ν绻ぷ魇彝萍龅绞〗逃纹。同时根据其排名情况评出一、二、三等奖,为获奖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作者、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和核心成员颁发荣誉证书。获奖教师可视同举行一次市级公开课。
2021年12月,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确定省级年度优秀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和名师网络工作室,并在其网络学习空间和名师网络工作室展示页面显示荣誉徽章。同时根据其排名情况评出一、二、三等奖,为获奖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作者、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和50%的核心成员颁发荣誉证书。获奖教师可视同举行一次省级公开课。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九江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 桂琳,电话:0792-8570226,邮箱:451916403@qq.com。
平台技术联系人:王卉,电话:0791-88517739,技术服务QQ:8023718。
附表:1.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网络填报样式表
2.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网络填报样式表(名师网络工作室)
3.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评价指标(中小学教师)
4.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评价指标(幼儿园教师)
5.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评价指标(教研员)
6.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名师网络工作室创建展示活动评价指标(名师网络工作室)
7.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向市级推优名额分配表
8. 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初选推荐结果汇总表
9. 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初选推荐结果汇总表(名师网络工作室)
?
?附表1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
展示活动网络填报样式表
姓 名 | 平台账号 | 联系电话 | |||
设区市 | 九江市 | 县(市、区) | 单 位 | ||
学 科 | 学 段 | 电子邮箱 | |||
报名类别 | ¨幼儿园教师??????? ¨中小学教师?????? ¨教研员 | ||||
个人简介 | (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 | ||||
空间设计说明 | (空间围绕教育教学某个主题特色建设的情况,包括展现方式、空间建设框架、学习成果、资源内容等) | ||||
资源整体说明 | (网盘资源数量、资源整理情况、教学资源体系化、可适用性、类型情况等) | ||||
资源原创性说明 | (用户资源、应用文章原创性情况,可以列出20条原创资源) | ||||
教学(教研)应用说明 |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备课授课或教研活动,开展教学及评价情况,可对照评价指标说明。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图片、微视频、word、ppt等) |
注:教师基本信息提交后不可修改,说明内容在10月15日前均可在线修改。如被推荐参加省赛,在10月30日前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附表2
?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
展示活动网络填报样式表(名师网络工作室)
?
主持人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主持人照片 | |||||||||||
政治面貌 | 学科 | 学历 | ||||||||||||
专业技术职称 | 职务 | |||||||||||||
荣誉类别: | ?特级教师 R省级学科带头人 ?省级骨干教师? ?省级信息化教学应用带头人 ?省级信息化教学应用骨干教师 ?省级名校长 | |||||||||||||
主持人所在单位 | 手机号码 | 微信号 | ||||||||||||
工作室核心成员(5-8人) | ||||||||||||||
姓名 | 职称 | 职务 | 任教时间 | 单位 | 联系方式 | |||||||||
?? ?? 主持人 工作简历 | ||||||||||||||
主持人 专业优势及 突出成果 | ||||||||||||||
工作室建设目标 | ||||||||||||||
工作室建设预期成果 | ||||||||||||||
工作室建设方案 | ||||||||||||||
?
附表3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
展示活动评价指标(中小学教师)
评价指标 | 评价指标说明 | 分值说明 | 分值 | |
空间建设 (40分) | 主题特色 | 1.主题特色鲜明,板块搭配合理,颜色搭配协调,页面简洁美观,导航清晰明了,分类合理。 | (紧扣学科主题,通过梳理形成一定体系的网盘资源,可以是自建上传资源,也可以是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引用收藏的资源。要求各章节资源的标题清晰有序。) ? 专家评分 | 5 |
2.紧扣教师空间建设自行设定的学科主题,上传相关的学科资源。 | 5 | |||
3.围绕空间主题,按章节有序梳理所上传的学科资源,目录和资源命名有规则,使其呈体系化,并公开共享。 | 5 | |||
4.优质学科资源不少于5个章节,每个章节不少于一份课件或教案资源。每有1个章节得1分,满分5分。 | 5 | |||
5.资源类型丰富,可以为教案、课件、试题、视频(微课、课例)、素材等。每种类型加1分,满分5分。 | 5 | |||
6.教师使用空间撰写文章,记录并分享学习成果等经验、案例。发表日志或上传照片展示日常教学工作,内容丰富、富有意义。 | 5 | |||
原创资源 | 空间应有一定量的原创性学习成果、资源,并做出标识。每一条原创性资源得0.5分,满分10分。如发现将非原创资源标识为原创,每条倒扣1分,扣完本项分数为止。教师需在填报样式表的资源原创性说明中列出。 | 专家评分 | 10 | |
应用实效(60分) | 教学应用 | 利用空间开展区域教研、网上评课等活动,交流记录完整、内容丰富,探索创新教研形式、教研途径和教研内容等。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10 |
利用赣教云教学通开展电子备课、授课。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10 | ||
利用空间进行教学、可在线浏览课程资源,有相应课程群组讨论区,开展了课程教学交流、学习讨论,提问及时回复、学习交流过程记录完整。 (需提供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或相关照片记录等说明,在空间资源栏目新建“空间教学说明材料”文件夹并存放其中。)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5 | ||
利用空间合理布置课前导学、在线检测、课后练习等巩固学习指导内容,完成对学生的评价,评价过程记录完整。(需提供文字、照片和截图记录等说明,在填报样式表中提交。) | 专家评分 | 5 | ||
利用智慧作业针对学生作业进行数据采集,积累个性化诊断数据,作出学情分析(教学质量分析、教学策略调整、易错知识点统计等),实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资源与作业推送。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10 | ||
学习交互 | 师师交互。教师与教师之间基于空间进行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的交流,如教师可依托空间文章模块功能展开学习交互。每一项师师交互内容的字数不少于50个字,每一课时或课件等教学资源的交流加0.25分,满分5分。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5 | |
师生交互。教师与学生之间基于空间进行教学内容、作业等方面的交流。每一项师生交互内容的字数不少于30个字,每一课时的交流加0.25分,满分5分。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5 | ||
空间 访问量 | 实名用户来访人数,1名用户1日来访只计1次。1万及以上5分;1万以下按比例给分。 | 平台统计 | 5 | |
资源共享 | 资源下载数、分享数的总和。每200次加1分,满分5分,200次以下按比例给分。 | 平台统计 | 5 | |
总计 | 100 |
以上各项数据按2021年1月1日——11月30日发生的数据统计。
附表4
?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
展示活动评价指标(幼儿园教师)
?
评价指标 | 评价指标说明 | 分值说明 | 分值 | |
空间建设 (40分) | 主题特色 | 1.主题特色鲜明,板块搭配合理,颜色搭配协调,页面简洁美观,导航清晰明了,分类合理。 | (紧扣学科主题,通过梳理形成一定体系的网盘资源,可以是自建上传资源,也可以是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引用收藏的资源。要求各章节资源的标题清晰有序。) ? 专家评分 | 5 |
2.紧扣教师空间建设自行设定的学科主题,上传相关的学科资源。 | 5 | |||
3.围绕空间主题,按章节有序梳理所上传的学科资源,目录和资源命名有规则,使其呈体系化,并公开共享。 | 5 | |||
4.优质学科资源不少于5个章节,每个章节不少于一份课件或教案资源。每有1个章节得1分,满分5分。 | 5 | |||
5.资源类型丰富,可以为教案、课件、试题、视频(微课、课例)、素材等。每种类型加1分,满分5分。 | 5 | |||
6.教师使用空间撰写文章,记录并分享学习成果等经验、案例。发表日志或上传照片展示日常教学工作,内容丰富、富有意义。 | 5 | |||
原创资源 | 空间应有一定量的原创性学习成果、资源,并做出标识。每一条原创性资源得0.5分,满分10分。如发现将非原创资源标识为原创,每条倒扣1分,扣完本项分数为止。教师需在填报样式表的资源原创性说明中列出。 | 专家评分 | 10 | |
应用实效(60分) | 教学应用 | 利用空间开展区域教研、网上评课等活动,交流记录完整、内容丰富,探索创新教研形式、教研途径和教研内容等。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15 |
利用空间进行教学、可在线浏览课程资源,有相应课程群组讨论区,开展了课程教学交流、学习讨论,提问及时回复、学习交流过程记录完整。(需提供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或相关照片记录等说明,在空间资源栏目新建“空间教学说明材料”文件夹并存放其中。)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5 | ||
利用空间开展幼儿活动记录,完成对幼儿的评价,评价过程记录完整。 (可选用文章、日志、相册、赣教云APP班级圈动态等功能开展。需提供文字、照片和截图记录等说明,在填报样式表中提交。) | 专家评分 | 20 | ||
学习交互 | 师师交互。教师与教师之间基于空间进行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的交流,如教师可依托空间文章模块功能展开学习交互。每一项师师交互内容的字数不少于50个字,每一课时或课件等教学资源的交流加0.25分,满分5分。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5 | |
家园交互。利用空间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组织开展家长学校活动等,每一项家园交互内容的字数不少于30个字,每一天的交流加0.25分,满分5分。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5 | ||
空间 访问量 | 实名用户来访人数,1名用户1日来访只计1次。1万及以上,5分;1万以下按比例给分。 | 平台统计 | 5 | |
资源共享 | 资源下载数、分享数的总和。每200次加1分,满分5分,200次以下按比例给分。 | 平台统计 | 5 | |
总计 | 100 |
以上各项数据按2021年1月1日——11月30日发生的数据统计。
?
附表5
?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
展示活动评价指标(教研员)
?
评价指标 | 评价指标说明 | 分值说明 | 分值 | |
空间建设 (40分) | 主题特色 | 1.主题特色鲜明,板块搭配合理,颜色搭配协调,页面简洁美观,导航清晰明了,分类合理。 | (紧扣学科主题,通过梳理形成一定体系的网盘资源,可以是自建上传资源,也可以是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引用收藏的资源。要求各章节资源的标题清晰有序。) ? 专家评分 | 5 |
2.紧扣教师空间建设自行设定的学科主题,上传相关的学科资源。 | 5 | |||
3.围绕空间主题,按章节有序梳理所上传的学科资源,目录和资源命名有规则,使其呈体系化,并公开共享。 | 5 | |||
4.优质学科资源不少于5个章节,每个章节不少于一份课件或教案资源。每有1个章节得1分,满分5分。 | 5 | |||
5.资源类型丰富,可以为教案、课件、试题、视频(微课、课例)、素材等。每种类型加1分,满分5分。 | 5 | |||
6.教师使用空间撰写文章,记录并分享学习成果等经验、案例。要结合空间与教育教学开展融合应用实践,在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模式改革、协作教研、混合学习、师生互动等方面有所创新。发表日志或上传照片展示日常教研工作,内容丰富、富有意义。 | 5 | |||
原创资源 | 空间应有一定量的原创性学习成果、资源,并做出标识。每一条原创性资源得0.5分,满分10分。如发现将非原创资源标识为原创,每条倒扣1分,扣完本项分数为止。教师需在填报样式表的资源原创性说明中列出。 | 专家评分 | 10 | |
应用实效(60分) | 教研应用 | 利用空间组织开展区域教研、网上评课等活动,交流记录完整、内容丰富,探索创新教研形式、教研途径和教研内容等。(需提供文字、照片和截图记录等说明,在填报样式表中提交。)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35 |
学习交互 | 教师与教师之间基于空间进行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的交流,如教师可依托空间文章模块功能展开学习交互。每一项师师交互内容的字数不少于50个字,每一课时或课件等教学资源的交流加0.25分,满分10分。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10 | |
发起主题讨论或兴趣圈子等交流,及时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引领教学研究方向,提高教学与研究的层次与水平。每一项交互内容的字数不少于30个字,每次得0.25分,满分5分。 | 专家评分+平台统计 | 5 | ||
空间访问量 | 实名用户来访人数,1名用户1日来访只计1次。1万及以上,5分;1万以下按比例给分。 | 平台统计 | 5 | |
资源共享 | 资源下载数、分享数的总和。每200次加1分,满分5分,200次以下按比例给分。 | 平台统计 | 5 | |
总计 | 100 |
以上各项数据按2021年1月1日——11月30日发生的数据统计。
附表6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
展示活动评价指标(名师网络工作室)
?
评价指标 | 评价指标说明 | 分值 |
工作室建设 | 构建工作室运行管理机制,及时上传工作室建设方案、年度计划,方案有主题有重点,可操作性强。 管理团队分工合理,有专人负责资源审核和工作室各栏目管理。 | 10 |
学科骨干及网络学员培养 | 以骨干教师培养为目标,在培养周期内必须从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中培养1名以上市级骨干或2名以上县级骨干,从网络学员中培养2名以上校级学科骨干; | 5 |
在培养周期内,每个核心成员主持主题研修活动1次; | 5 | |
在培养周期内,每个核心成员完成校级及以上教学展示或讲座各1次(含专递课堂、送教下乡); | 5 | |
在培养周期内,每个核心成员通过网络平台建成能辐射当地的教师空间; | 3 | |
每个工作室中50%以上的核心成员在县级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比或教学比赛中获奖。 | 5 | |
资源 建设 | 研发1门微课程资源(不少于10个微课视频); | 10 |
各网络工作室应凝练具有鲜明特点的教育思想、理念和研究成果,充分展示名师教育教学风格,汇聚工作室视频观摩、在线交流、疑难解答、网上备课、网上评课、网上磨课等形式活动的优质教学资源,提高网络工作室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工作室每季度访问量不少于500次; | 10 | |
每季度发布教育教学资源数量不少于15条,其中核心成员教育教学资源不少于2条; | 5 | |
及时共享活动资源,每季度发布研修活动案例不少于1个。 | 5 | |
研修 活动 | 每个工作室组织不少于10次“线上+线下”主题研修活动,每次活动核心成员参与率必须达到60%,至少有一次活动规模超过30人。包括:每年开展集体网络教学研讨、网络研修活动等不少于5次;开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题研修活动不少于1次;开展“名师示范课”网络直播(或录播)活动不少于1次。 | 20 |
研究 成果 | 每个工作室至少1名成员作为课题的核心成员参与申报立项或完成1项市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 | 8 |
研究成果在县级及以上公开刊物中发表或在县级评比中获奖或公开出版; | 5 | |
将研究的所有成果分类进行上传并通过名师网络工作室面向全市推广应用。 | 4 | |
总???????? 计 | 100 |
以上各项数据按2021年1月1日——11月30日发生的数据统计。
附表7
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
展示活动网上报名人数和向市级推优名额分配表
?
单位 | 网上报名人数 | 推荐中小学教师空间数(个) | 推荐幼儿园教师空间数(个) | 推荐教研员空间数(个) |
浔阳区 | 800 | 80 | 20 | 2 |
濂溪区 | 1500 | 150 | 30 | 4 |
柴桑区 | 2400 | 240 | 50 | 8 |
经开区 | 600 | 60 | 15 | 2 |
八里湖新区 | 120 | 12 | 5 | 1 |
庐山市 | 1900 | 190 | 40 | 6 |
瑞昌市 | 3200 | 320 | 70 | 10 |
共青城市 | 1000 | 100 | 30 | 2 |
德安县 | 1200 | 120 | 35 | 3 |
永修县 | 2900 | 290 | 60 | 8 |
修水县 | 5600 | 560 | 120 | 15 |
武宁县 | 2800 | 280 | 55 | 8 |
都昌县 | 5600 | 560 | 120 | 15 |
湖口县 | 2000 | 200 | 45 | 5 |
彭泽县 | 2800 | 280 | 55 | 8 |
九江市一中 | 400 | 40 | ||
九江市同文中学 | 200 | 20 | ||
九江市三中 | 300 | 30 | ||
九江市金安高级中学 | 100 | 10 | ||
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 100 | 10 | ||
九江外国语学校 | 300 | 30 | ||
九江市六中 | 150 | 15 | ||
九江市七中 | 120 | 12 | ||
九江实验中学 | 100 | 10 | ||
九江市十一中 | 120 | 12 | ||
九江小学 | 190 | 19 | ||
九江市双峰小学 | 200 | 20 | ||
九江市长虹小学 | 60 | 6 | ||
九江实华学校 | 50 | 5 | ||
九江市中心幼儿园 | 25 | 5 | ||
九江市湖滨幼儿园 | 15 | 5 | ||
合计 | 36850 | 3681 | 760 | 97 |
注:以上人数和推荐名额按照各地各校在《江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注册的人数的一定比例分配。名师网络工作室不限名额,只要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符合参赛对象要求就可以应推尽推。
附表8
?
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初选推荐结果汇总表
?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 市、县(区) | 组 别 | 姓 名 | 所在学校 | 空间帐号 | 空间名称 | 电子信箱 | 手 机 |
1 | ||||||||
2 | ||||||||
3 | ||||||||
… |
注:组别填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研员。
??
附表9
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初选推荐结果汇总表
(名师网络工作室)
?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 工作室负责人姓名 | 所教学段 | 所教学科 | 工作单位 | 工作室骨干成员 | 工作室名称 | 工作室网址 | 联系电话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箱:
附件3:
九江市2021年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
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方案
???? 一、活动参加对象
???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具备“班班通”教学设施的学校教师。
二、活动学科设置
1.“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小学音乐。
2.具备“班班通”教学设施的学校教师:小学语文、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英语、初中地理、高中政治、高中数学。
三、活动形式
采用“无生模拟展示课”的形式。
四、活动具体要求
(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
1.各县(市、区)在辖区内“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中进行选拔并推荐1名教师参加市级活动,要求所有“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均要组织教师参加。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将对教师的身份进行审查确认,没有通过审查的教师不能参加活动。
2.参加活动的教师依据现行的课程标准和相应的教材,充分应用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通”软件和教材资源,选择一个课时内容进行设计,限在15分钟内,现场向评委及观众进行展示。
3.教师自带教学资源及教案纸质稿(一式六份);
(二)具备“班班通”教学设施的学校教师
1. 报名
教师通过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活动栏目(act.jxeduyun.com)“江西省第十一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报名,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根据教师在活动平台上的报名情况,对教师的身份进行审查确认,没有通过审查的教师不能参加活动。
2. 上传作品
教师在报名时需上传一节15分钟以内的无生模拟展示课视频(格式为MP4)及相关课件、教学设计等(课题自定),作品上传的同时进行公示。未按要求上报上述材料的教师取消参加省、市级活动资格,且不计入组织奖的评选。
3. 活动方式
各县区、市直学校根据活动所设学科分别选拔推荐1名教师参加市级活动。
参加市级活动的教师自选一个课题,根据所选的课题内容利用网上的资源在赛前进行教学设计,并完成无生模拟展示课教学课件制作,再依据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利用“班班通”设备,限在15分钟内,现场向评委及观众现场进行展示。须充分应用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通”软件和教材资源。
市级活动指定使用统一的教材版本,其中: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为国家统编版,高中数学为北师大版,其他学科为人教版,教材自带。
五、有关事项
各县(市、区)于9月10日前完成本辖区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的选拔推荐工作。
各县(市、区)、中小学校均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展示活动,扩大此项活动中小学:徒淌Φ牟斡朊,要求每个活动学段学科每个县区均要组织教师参加,并做到校、县(市、区)逐级选拔。县区选拔情况将纳入省教育厅对设区市组织奖的考核。
各县(市、区)和市直中小学开展活动前须将本辖区和本校“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方案报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
各县(市、区)选拔后,将参加无生模拟展示课活动的教师通过活动平台进行报送,同时将《无生模拟展示课登记表(教学点)》、《无生模拟展示课登记表》、《推荐教师名单》、《教学点教师参加活动情况统计表》(见附表4、5、6、7)和组织活动工作小结(包括活动开展情况、活动时间、参与学校数、教师数等情况)纸质和电子文档报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
市级活动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奖项设置
1.个人奖项设置
市级活动设一、二、三等奖,参加市级现场展示选手评选出一、二等奖。三等奖按各县区和市直学校参加活动人数占全市参加活动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奖励名额,由各县区和市直学校选拔推荐。为获奖教师和指导教师颁发证书,每位参赛选手限报一名指导教师。
2.集体荣誉奖奖项设置
将根据县区和市直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活动情况,设置若干最佳组织奖,授予奖状。
联 系 人:九江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 郭克力
联系电话:8576108???? QQ:244625044
?
?
附表:1.无生模拟展示课评分标准
2.各设区市现场评委推荐名额及学科分布
3.评委推荐审批表
4.无生模拟展示课登记表(教学点)
5.无生模拟展示课登记表
6.推荐教师名单
7.教学点教师参加活动情况统计表
附表1
无生模拟展示课评分标准
?
授课人:??????????????????? 授课年级:???????????????? 授课名称:
项目 | 权重 | 评 价 标 准 | 得分 | 总计 |
教学目标 | 10分 |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新课标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精神; | ||
2.三维目标深广度恰当,符合学生实际; | ||||
3. 重难点把握准确,解决得好。 | ||||
教学内容 | 10分 | 1.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即内容正确,层次结构清楚,整体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知识容量适度,并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 ||
2.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内容的选择合理有效,渗透思想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 ||||
教学方法 | 10分 | 1.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并能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法灵活、多样、新颖、具有创新意识; | ||
2. 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目标,创设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教学能力 | 10分 | 1.指挥、调配得当,具有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 | ||
2.传授知识准确无误,系统性强; | ||||
3.结构设计完整合理,层次清楚,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 | ||||
4. 基本功扎实,专业技能强,教态大方,亲切而不拘谨。 | ||||
教学效果 | 10分 | 1.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控制得当; | ||
2.学生基本理解、学会、掌握当堂知识技能,能达到教学目标; | ||||
3.能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先进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
“班班通”媒体设施及教学资源的应用 | 50分 | 1.媒体及教学资源的应用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有利于解决重、难点; | ||
2.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媒体和资源,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 ||||
3.媒体及教学资源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及心智技能、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 ||||
4.媒体及教学资源的选择科学、合理,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教学效果显著; | ||||
5.设计的教学课件紧密结合教学,制作精美,格式规范。 |
附表2
各设区市现场评委推荐名额及学科分布
?
设区市 | 小学 音乐 | 小学 语文 | 小学 道德与法治 | 初中 英语 | 初中 地理 | 高中 政治 | 高中 数学 | 合计 |
南昌 | 1 | 1 | 1 | 1 | 4 | |||
九江 | 1 | 1 | 1 | 3 | ||||
景德镇 | 1 | 1 | 1 | 3 | ||||
萍乡 | 1 | 1 | 1 | 3 | ||||
新余 | 1 | 1 | 1 | 3 | ||||
鹰潭 | 1 | 1 | 1 | 3 | ||||
赣州 | 1 | 1 | 1 | 3 | ||||
宜春 | 1 | 1 | 1 | 3 | ||||
上饶 | 1 | 1 | 1 | 3 | ||||
吉安 | 1 | 1 | 1 | 3 | ||||
抚州 | 1 | 1 | 1 | 1 | 4 | |||
合计 | 5 | 5 | 5 | 5 | 5 | 5 | 5 | 35 |
注:各设区市按以上指定的学段学科推荐现场评委,同时按以上每个学段学科各推荐2名网络评委。
?
附表3
评委推荐审批表
?
评委类别 | □现场评委 | 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账号 | 1寸彩色免冠 照片 | ||||||
姓 名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学 历 | ||||||||
职 称 | 职 务 | ||||||||
工作单位 | 任教学段学科 | ||||||||
联系地址 | 邮 编 | ||||||||
单位电话 | 家庭电话 | 手 机 | |||||||
电子信箱 | |||||||||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务成绩(可自行加页): ? ? ? | |||||||||
所在学校意见 | 设区市推荐意见 | 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审批意见 | |||||||
??????? ? ? ? (盖章) 年? 月? 日 | ? ? ? ? (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 (盖章) 年? 月? 日 | |||||||
评委推荐条件: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教育观念先进。
2、对所任教学科有较系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精通业务、治学严谨,具有改革创新精神。
3、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五年以上,最好为特级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特殊项目可适当放宽条件);网络评委最好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
4、中小学教师近三年需一直从事一线教学,熟悉所任教学段、学科教材;各级教育部门的教育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需具有一线教学经验。
附表4
无生模拟展示课登记表(教学点)
??????????????
?
设区市(盖章)
课题名称 | BOB官方体育:? | 作者照片 (1寸彩色免冠) | |||||||
学科 | 小学音乐 | 教材版本 | |||||||
年级 | 册别 | □上?? □下 | |||||||
章节 | |||||||||
教师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单??? 位 | 联系电话 | |||||
联系地址 | 邮政编码 | ||||||||
指导教师姓名 | 指导教师单位 | ||||||||
?
我同意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合理使用我的作品,并将我的作品编辑成册或发布到网站上,供广大中小学教师交流学习。
?
?
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
?
附表5
无生模拟展示课登记表
??????????????
设区市(盖章)
网上上传课题名称 | 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账号 | BOB官方体育:? | 作者照片 (1寸彩色免冠) | |||||||
学科 | 教材版本 | |||||||||
年级 | 册别 | □上?? □下 | ||||||||
章节 | ||||||||||
资源来源 | □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 |||||||||
历年任教年级(可多。 | 小学 |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 ||||||||
初中 |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 |||||||||
高中 |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 |||||||||
教师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单??? 位 | 联系电话 | ||||||
联系地址 | 邮政编码 | |||||||||
指导教师 | 指导教师单位 | |||||||||
我同意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合理使用我的作品,并将我的作品编辑成册或发布到网站上,供广大中小学教师交流学习。
?
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
附表6
推荐教师名单
?
设区市 | 县区 | 学段 | 学科 | 课题名称 | 教师姓名 | 教师单位 | 联系电话 | 指导教师姓名 | 指导教师单位 |
?
参加活动的学校数:???? 所
参加活动的教师数:???? 人
附注:这里推荐教师名单和参加活动学校、教师数含教学点教师。
?
????????????????????????????????????? ??????????????????????????????????????????设区市(盖章)
年??? 月??? 日???
附表7
教学点教师参加活动情况统计表
县(区、市) | 主管中心小学 | 教学点名称 | 教师姓名 | 课题名称 | 联系方式 |
?
注:这里统计参加了市县校任意一级活动的所有教师
?
?
?????????????????????????????? ???????????????设区市(盖章)
年??? 月??? 日
江 西 省 教 育 技 术
与 装 备 发 展 中 心
?
?
?
BOB官方体育举办2021年智慧作业资源应用优秀
教学课例展示交流活动的通知
?
各设区市教育局电教装备职能部门:
根据省教育厅《BOB官方体育在全省中小学全面使用“智慧作业”的通知》(赣教基字[2019]35号)文件精神,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重、课后辅导难等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升我省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促进智慧作业资源广泛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经研究决定,举办2021年智慧作业资源应用优秀教学课例展示交流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省中小学3-9年级教师。
二、参赛条件
1.从智慧作业微课征集活动开展以来被录用1节或以上微课。
2.所带班级25%以上的学生利用视频学习机进行过自主归集学习。
3.教师能够积极为家长、学生使用智慧作业答疑解惑,也可邀请智慧作业服务人员共同做好服务。(作品报送时,提供微信群截图)。
第1、2点中的数据由智慧作业系统后台自动统计汇总,有效日期为通知下发日至2021年12月31日。
三、作品报送
作品上传至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赣教云”平台)的“2021年智慧作业资源应用优秀教学课例展示交流活动”专区。上传作品须填写执教教师、指导教师等基本信息,指导教师分学科指导教师和技术指导教师,各限报1名。
报送时间2021年6月1日-12月31日,具体技术规范和操作步骤详见活动使用说明和帮助文档。
四、作品要求
1.内容:运用智慧作业微课、举一反三题、错题集等相关资源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新授环节、课堂小结处呈现均可;也可以结合梳理学生的自主学习反馈情况,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智慧作业资源进行重难点突破。
2.时长:30-45分钟;视频片头时长在20秒以内,应显示学段、学科、教材版本、课程名称、执教教师、指导教师姓名以及所在学校名称。
3.技术要求:前期拍摄采用1080p(分辨率1920*1080)或以上格式拍摄,画幅16:9,要求影像清晰、色彩正常,音频饱满清晰无杂音。后期生成1080p或1080p以上、画幅16:9的的视频,视频采用H.264、音频采用AAC编码器,生成MP4格式的文件。
五、评比办法
1.评委专家对课例的学科性和技术性方面进行评审赋分,分值比重40%。
2.根据教师通过“江西智慧作业教师端”小程序推送智慧作业的次数进行赋分,推送作业次数统计的有效日期为从下发通知日至12月31日,分值比重30%。
3.根据教师所在班级的学生使用智慧作业自主归集作业的人均次数进行赋分,人均次数统计的有效日期为2021年9月1日-12月31日,分值比重30%。
第2、3点的数据由智慧作业系统后台自动统计汇总,教师利用小程序推送作业和学生使用智慧作业自主归集作业方法,详见“2021年智慧作业资源应用优秀教学课例展示交流活动”专区中的视频教程。
六、奖项设置
活动设置教师个人奖和5个设区市最佳组织奖。
教师个人奖分学段、分学科设立一、二、三等奖(设奖比例分别为10%、20%、30%)。为执教教师、指导教师颁发证书,荣获一等奖的执教教师,可以不受名额限制,获得直接参与2022年度“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省级评审资格。
?
联?系?人:李兵峰
联系电话:0791-88517736
?
?
?????????????????? 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
???????????????????? 2021年5月13日
抄送: 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各县(市、区)电教、装备工作职能部门。
?九江市教育局办公室? ? ? ? ? ? ? ? ? ? 2021年5月17日印发